2025 永續飲食生活節 「一口好糧」帶領大眾重新認識台灣雜糧的永續價值

里仁動態
2025/11/15
(圖右) 里仁李妙玲總經理為「一口好糧」國際論壇開場致詞。

2025 永續飲食生活節,從蔬食七日體驗、綠色餐廳串聯,到永續飲食論壇和永續低碳市集,透過多元生活提案,帶領民眾一同用永續飲食為環境帶來正向改變。

11月15日,里仁與綠色餐飲指南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以「一口好糧」為主題,舉辦國際論壇及永續低碳市集,邀集農友、綠色餐廳、教育者、通路與永續品牌共同參與,展現台灣雜糧在氣候變遷時代的重要性。


2025 永續飲食生活節「一口好糧」國際論壇

從北美到花蓮光復的跨國對話:(圖左) 美國亞裔農夫Kanoa Dinwoodie 與 (圖右) 台灣花蓮光復農夫柯春伎 對談雜糧新思維

上午場由食農文化工作者柯沛如主持,邀請北美的亞裔農夫 Kanoa 與花蓮光復農友何春伎進行跨國分享。兩位從不同的生命背景出發,談土地記憶、作物復育與友善耕作的挑戰。

北美亞裔農夫團贈送募款給春伎。

春伎談到堰塞湖洪災讓她重新思考土地的力量,也提到「小米有記憶」,經歷乾旱與水患的種子會更能適應未來氣候。北美亞裔農夫團更在得知災情後自發募款支援,跨越地域的互助讓現場深受感動。透過雙方交流,與會者更理解雜糧在全球糧食系統中的韌性與價值。

(圖左) 拾吾創辦人陳明煜分享如何打造綠色永續純植生態圈;(圖右) 實踐大學餐管系助理教授王秀如分享大學餐飲科系的永續概念如何推廣:<食風華 碇心玩> 光點三創實踐計畫。
(圖左) 芳和實驗高中老師徐采邑分享跨領域課程案例(雜糧專題 × 綠餐) ;(圖右) 三民高中國中部老師李雅燕分享學習歷程與專案導向的雜糧教育經驗。

下午場以三個專題延伸雜糧的飲食可能。綠色餐廳「拾吾」創辦人陳明煜分享以黃豆打造純植飲食的實踐歷程;實踐大學、三民高中與芳和高中的教育者則分享如何在校園推動飲食多樣性。

由農科院副主任陳玠廷主持「雜糧推廣篇」的對談,邀請里仁產品開發經理周瑜瑛、花蓮好豆農業運銷合作社理事林奐慶、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花東主任簡郁娟與統盛公司總經理林榮灶,分享如何透過契作、品種保存、加工研發與通路合作打造「雜糧復興平台」。

圖由左至右為:農科院副主任陳玠廷、里仁社會企業產品開發經理周瑜瑛、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花東主任簡郁娟、統盛公司總經理林榮灶與花蓮好豆農業運銷合作社理事林奐慶。

簡郁娟指出,國產雜糧初期發展面臨成本高、品質和產量還不穩定等挑戰,多虧有里仁這樣的通路以契作且不退貨的方式來支持,農友和廠商才能無後顧之憂地投入。玠廷詢問大家:「信任」在建立本土雜糧產業鏈的重要性?奐慶和統盛林總經理都表示,「信任」是串起產業鏈最重要的關鍵。林奐慶表示:「要長久合作,就要替對方著想。」周瑜瑛強調:「里仁本質是社會企業。我們深知永續的推動,必然要共好共榮,所以主動為他人著想,把大家都納進來,才能整合出一條本土雜糧產業鏈。」
 

11/15 永續低碳市集 x 永續植療體驗

(圖左) 飛奇蔬活農場;(圖右) 一寸鮮

永續低碳市集匯集超過50攤的在地小農、里仁合作廠商、綠色保養品牌與永續職人,提供本土當季蔬果、安心農加工品、天然保養用品、寵物友善產品、蔬食美食與減塑好物等豐富內容,呈現永續生活的多種面貌,吸引許多民眾走訪支持。

(圖左)里仁油水平衡保養體驗;(圖右) Zao法國有機彩妝小教室

今年更規劃里仁油水平衡保養體驗、綠藤減法保養體驗及Zao法國有機彩妝小教室,讓參與者從飲食選擇到個人保養,都能以更低碳、更友善的方式實踐永續生活。

透過論壇的跨界交流與市集的豐富體驗,2025 永續飲食生活節展現了台灣永續飲食文化的多面向樣貌,讓更多人看見在地雜糧與友善耕作的價值。

(圖左) 里仁與民眾分享寵樂富系列產品;(圖右)傘下有仁的「活力餐盤」很受大家的喜愛!

商品推薦

延伸閱讀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多多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