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林」用生態角度看待飲食 從產地開始的永續思考

共好行動
2025/04/02
「覺林」用生態角度看待飲食 從產地開始的永續思考

文/曾怡陵.

作為生產者,覺林負責人林懿紹相信:「對大地釋出的友善,最後會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作為消費者,她願意支持友善耕作的產品,為的是為下一代買一份未來的好山好水。她和丈夫陳樹聰經營「覺林農場」,生產各種梅子製品,透過友善耕作和全食利用,為環境的永續盡一分心力。

「『永續飲食』只有四個字,帶來的影響卻很大。」林懿紹表示,農藥和化肥讓土壤裡面的微生物無法好好地分解有機質,不僅導致土壤肥沃度下降,無法產出好的作物,汙染物質也回流進大海,最後透過食物鏈再回到人體中。個人飲食的選擇,其實和環境的永續息息相關。

友善耕作和全食利用 為永續盡心力

林懿紹曾擔任藥師,很清楚農藥對人體的危害。「農藥會傷害我們的神經和消化系統,雖然政府有幫我們把關,但低劑量的農藥在日積月累下,仍會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接觸到慈心有機理念後,更深刻感受到友善耕作的重要性。

「推動慈心有機理念的日常老和尚曾說,如果土壤不健康,人類不可能健康。如果土壤不健康,種不出東西,會演變成糧食危機。」陳樹聰夫婦決定將長輩在南投信義鄉的慣行梅園轉為無農藥化肥的耕作方式,接著又跟東部的梅農採購有機梅子,製作梅精、梅醋等產品,製程不添加色素、香料和防腐劑。

過去,他們在製作梅精時也依循一般的做法,會將籽去除。後來,他們發現在中醫的觀點裡,籽中的核仁具有非常多益處,於是第二年開始就改用整顆梅子來製作。這樣的作法,不僅是從健康面向考量,也是「全食利用」的實踐:「我們想落實『從搖籃到搖籃』的概念,讓梅子的生命終點沒有廢棄物,能發揮全部的價值。」林懿紹說。

負責任的消費 為下一代買一份好山好水

林懿紹坦言,經營品牌難免會有心力薄弱的時刻,但想到有機耕作為人類健康、環境帶來的益處,就多了一份堅定的意志。為了讓更多人能夠享用擁有諸多健康好處的梅精,林懿紹研發了「梅精蜂蜜精華飲」,讓溫潤的蜂蜜中和梅精的酸味,也設計便於攜帶的即飲包裝,讓消費者食用起來更便利。為了用更多訂單支持有機梅農,未來她也想研發更多新品,豐富消費的選擇。

理念需要消費者的支持,品牌才能夠永續經營。作為消費者,林懿紹也常常提醒自己,要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消費的選擇和友善農耕帶來的影響。「人類是食物的終結者,所有的汙染最後都會回到人類身上。」

她還記得多年前曾在里仁的講座聽到一位講者的分享到:即便3顆慣行高麗菜只要100元,他還是願意花更多錢購買一顆100元的有機高麗菜,因為想為下一代買一份未來的好山好水。「我們去買東西感覺好像只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但後面牽扯到的層面很廣。」她希望有更多消費者能夠多思考自己的消費選擇會帶來的影響,當越來越多人能夠有意識地消費,才能為地球的永續注入正向的力量。
 

延伸閱讀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多多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