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芋香冬瓜
農產品與農友
2025/08/07

有機冬瓜
明明是夏季採收,為何叫冬瓜!?
其實因為冬瓜成長過程,瓜皮上有細絨毛,扎人會疼,功能是吸收水分。隨著成熟逐漸脫落,表皮浮現白色蠟質果粉,猶如覆上一層薄薄霜雪,故稱為冬瓜。
另一說法是冬瓜耐儲存,夏末採收的不切開放在陰涼通風處,可儲放到冬季而得名。
正是種一批可以吃很久的好蔬菜。

有機芋香冬瓜 : 耐煮、綿密、淡淡芋頭香
早年台灣常見一條20公斤的巨大冬瓜,菜攤上切片賣。近年育成芋香冬瓜,像顆小皮球,適合整顆買回家,也更好保存。有淡淡的果粉,口感綿密,優點是容易熟卻又耐煮,不會因不小心煮久一些化為水。煮湯時會飄散芋頭的清香,是夏季清爽的好食材。
從水泥到泥土!返鄉種有機冬瓜
在人口逐漸老化的雲林水林鄉,有一位青年卻願意返鄉農耕!
吳曉慶原本跟著父親做水泥,但內心始終有著對田園的呼喚。
吳曉慶說:「我不喜歡農藥,就不要讓別人吃到有農藥的菜。」這份有機夢逐漸發芽。
決定邁向了心中嚮往的有機農耕,但吳曉慶對務農空白一片,總不能盲目投入,最終找到了台西鄉的益成農場,努力學習有機農耕經驗,認識海口一帶鄉鎮的氣候與環境,適合種植什麼作物。

一甲田地耕耘出無限生機
在超過一甲多的沃野,吳曉慶依里仁契作需求,分區域耕種。
露天區耕種:玉米、胡蘿蔔、南瓜
網室區耕種:冬瓜、南瓜、絲瓜、蘿蔔
給這些作物用心且一致化的照顧、更能提供穩定的品質給消費者。
守護好每一顆瓜的最強後盾
印象中冬瓜、南瓜、絲瓜都是常見的鄉土蔬菜,做有機不難吧?
但隨著氣候變遷,以前覺得好生養的作物,也要面對逐年艱難的逆勢環境。而且有些作物少數幾株還沒事,當大批種植時,病蟲害就跟著來。

吳曉慶為此搭建二分地的大網室,就像一件大大的蚊帳,保護著冬瓜、絲瓜,免受瓜實蠅叮。雖然大蚊帳擋住害蟲,這不也擋住可以幫忙授粉的小蜜蜂? 吳曉慶想想,決定直接在大網室裡養蜜蜂,有時傍晚再輔以人工授粉。

這忙碌的農務,還好有一路陪伴最強後盾太太陳純麗,從不會務農到現在幫忙曉慶開大型的耕耘機、整地、採果、有機資材防治、整蔓,樣樣都會,可是田間的超級夥伴,整天的瓜田裡,總在夫妻反覆地彎腰與抬頭中細心呵護下,瓜果們都長得圓潤飽滿。
這份芋香冬瓜的鮮美就在門市~~~
延伸閱讀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多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