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秋收,大地孕育出的時令蔬果,吸滿土地能量。吃在地、食當令,是養生的最佳方式。
文〡編輯部、視覺設計〡洪思齊、攝影〡石吉弘
高麗菜
秋天盛產的平地高麗菜,口感甜脆,是餐桌常備蔬食。富含維他命及纖維質,切絲生食、清炒、煮燉滷、醃漬或曬乾,都能呈現鮮甜好滋味。
挑選指南:葉片完整、硬挺。
白蘿蔔
冬吃蘿蔔賽人蔘,冬天的蘿蔔,含豐富的水分,熱量低,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及鉀等營養素,是冬季燉湯的最佳食材。燉軟的蘿蔔,口感鮮甜多汁。新鮮蘿蔔可磨成泥,作為醬料的基底,當沾醬使用。
挑選指南:蘿蔔重量沉甸、緊實,外型筆直、表面無裂痕。
青花菜
每年11月初到隔年3月才吃得到的本土青花菜,營養價值比進口的高。深綠色的青花菜,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含量多,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料理方式簡單,稍微汆燙即可食用,也可蒸食或燉炒,口感鮮嫩。
挑選指南:花蕾緊密、顏色鮮綠,芯的切面偏圓型或濕潤。
包心白菜
外型呈現圓球狀,於每年10月中旬到隔年3月生產。熱量低,纖維含量高。葉梗口感脆、葉片纖維細,適合清炒或製作白菜滷。料理後的口感軟嫩,是適合小孩、老人的家常菜。
挑選指南:球體緊密不鬆散,葉莖白而挺,葉面完整無腐爛。
老薑
薑是老的辣,老薑栽種達10個月,吸滿土地能量,外皮成土灰色,纖維較老,但薑辣素含量高,辣度勝過嫩薑,冬天燉補或一碗薑湯,既能暖身又能暖心。
挑選指南:大片且莖粗狀而飽滿,摸起來硬實,是新鮮的表徵,香氣及辛辣度足。
菠菜
四季都產,秋冬的菠菜,吸滿土地能量,根莖葉生長飽滿,滋味更為豐富。肉質根紅色,味甜可食,建議全株食用,被視為補血的含鐵蔬菜。
料理方式:清炒或快速汆燙後涼拌,烹煮時會釋放營養素及水分,不用另加水料理。
芥藍菜
又稱格藍菜,含豐富的維生素A、C、鈣、蛋白質、脂肪和植物醣類,屬於高鈣蔬菜,當令食用,能預防秋燥。口感爽脆清嫩,花、莖、葉各有不同風味,汆燙後再炒,更鮮嫩可口。
挑選指南:選擇花苞未開,莖皮薄的較鮮嫩。
珍珠芭樂
果實呈卵圓形或接近梨形,果肉白色至黃色,秋冬果肉較厚實且肉質細緻,為目前芭樂品種中最甜的,具有特殊的香氣,爽脆可口。
挑選指南:果皮呈淡綠色至黃綠色,表示成熟度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