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專題文章

全民都需要走進田間

食農教育 拉近人與土地的距離

2016-04-01


文/楊鎮宇 · 圖片提供/里仁、慈心、張鳳儀
如果我們更了解食物生產與製作流程,看見從業人員的用心,並給予鼓勵與肯定,將是食安的重要基礎。

食農教育在台灣校園引起風潮,代表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更多人開始關心農業、食物。食農教育不只是農耕體驗,還要認識農產品從土地到餐桌的歷程,才能從根本化解一再發生的食安危機。食農教育是全民的事,重建人與土地的連結,追求人與環境的共好。

台灣校園近年興起一股「食農教育」風潮,例如高雄美濃的龍肚國小發給學生的寒假作業是「一包榖子」,要用一整個學期的時間種稻,隨著榖子成熟,學生和土地的連結也日漸深厚,教師把這段過程拍成紀錄片《穀子‧穀子》而廣為大眾所知。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學生則爭取到一處校內閒置空間,成立「灶腳工作室」,以「自己晚餐自己煮」為理念,自己蓋廚房、選擇食材、下廚,並關心產地情況,實踐食農教育的理念。

食農教育興起 社會價值觀的轉變

這股風潮代表著,消費者購買友善環境的食材,不只安心,還蘊含人與土地的多重連結,更有機會慢慢形成生產與消費間的良善循環。對土地、作物有更多具體經驗與認識,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並且對農業生產者有更立體的認識,便是食農教育的核心要旨。

不只是都會校園推行食農教育,農村裡的學校也積極參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認為,農村地區的中小學很有優勢,包括不少家長本身從農、學校附近就有農地,推行食農教育上有許多現成資源,這也反應了社會價值觀的轉變,以往鄉村青壯年紛紛到城市討生活,但是近年不少青年返鄉從農,「農業、農村日漸受到關注,農村學校來做食農教育,是很有價值的事。」

認識你吃的食物 從土地、作物到餐桌

日本早在2005年,即通過《食育基本法》,把食育當作義務教育,公部門和學校一同推動,包括推廣學校使用在地食材、學生參訪農園、鼓勵「地產地消」等方式。

長期研究食農教育的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張瑋琦認為,日本的食育基本法,不只是飲食教育法,或食品安全管理法,還肩負提升國民對食物生產的了解,促進糧食生產及地方活化的目的,食農教育正是達成這些多元目標的手法。

蘇慕容也強調,「食育」強調的是從土地、作物到餐桌的連串過程,台灣目前推動的食農教育,若只有強調農耕體驗,只有做到前半段而已,這不算是全面的食農教育,還需要涵括食安、營養、食物里程、在地作物等面向。

今年,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將舉辦兩梯次的食農教育工作坊,地點就在桃園慈心農場,帶領數十位中小學教師實際體驗農耕,對土壤、空間、陽光、種植原理有些具體認識,接著再一同研發教案,培育出更多推動食農教育的種子教師與相關教案。

▲孩子們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進而動手做料理,是最生活化的食農教育。 張鳳儀攝

食農教育的不足 食安危機的源頭

關於作物、食品,顯而易見的是價格、外觀,但是作物是誰種的?食品是怎麼來的?美國的飲食作家麥可波羅(Michael Pollan)寫了厚達四百多頁的書《雜食者的兩難》,就只為了探尋美國人吃的食物從哪裡來。

「美國人就像會走路的加工玉米,」麥可波倫說,由於現代食品工業化,許多加工食品的成分都和玉米有關。從玉米田到餐桌上的漫長、曲折旅程,就是這本書要討論的內容。

蘇慕容認為,這幾年台灣發生許多食安事件,除了個別廠商的問題,也反應了台灣整個大環境對食物、農業是疏離且陌生的,這種情況也是一項危機,「如果我們多認識生產者的故事,了解食物生產與製作的流程,情況會慢慢改變,愈多人關心,用心的生產者、製作者會被看見,他們也會更用心。」

關心食物源頭 促成人與環境的共好

完整的食農教育,不只是農耕體驗,還需要掌握食物的生產歷程,不過食農教育也不侷限在學校,蘇慕容認為,「整個社會都需要食農教育,每個人的每一餐,都是食農教育的一環」。

新北市政府在去年設立「綠色生活館」,作為推動食農教育的平台,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承辦此項業務,規畫了花台種植、堆肥教學、親子廚房、導覽活動、食農之旅等活動,都是一般民眾可親近運用的資源。

▲新北市「綠色生活館」內的花台種植,讓城市居民能大手牽小手,共同體驗農耕樂趣。 張鳳儀攝

推動食農教育,不只是教育部、農委會和學校的事,只要是心懷「作物怎麼種出來?食品哪裡來?」等問題的民眾,願意嘗試自已種菜、拜訪農場、了解食品生產的過程,這也是一股力量,讓購買成為促成友善環境農法蓬勃發展的力量,讓人與環境共好。

◎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季刊 第41期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