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幾乎是亞洲各國的主要糧食,如何讓民眾了解食米的好處,不同文化有著不同訴求,但都著重於醞釀行動的力量,讓米走進現代生活。
菲律賓為了提高糧食自給率、農民收入以及國民健康,該國農業部自2013年起與米食研究中心透過Be RICEponsible的宣傳活動,鼓勵消費者珍惜米食、多吃糙米與感謝農民的付出;輔導農民採用適當技術,提高產量改善經濟條件,提供農政單位推動米食制度化作為。為了在網路社群擴大推廣食米宣傳的影響力,2016年舉辦「#BROWN4good」挑戰活動,進一步激勵民眾消費並傳遞食用糙米(Brown Rice)的優點。
這場為期近4個月的活動,網民必須自己吃一杯糙米,並將糙米的食用、料理或相關照片、影片等素材上傳到知名社群網站,並且標示#BROWN4good與地區的標籤,鼓勵社群好友加入行動,參加者每發一篇貼文、農業部就捐贈一杯糙米給當地地區的慈善機關。成果結算,2017年初,農業部捐贈了超過價值100萬披索(pesos)的糙米給眾多慈善機構或家庭。#BROWN4good在傳播推廣食米的社會運動上,無疑是個成功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