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專題文章

捲起袖子 一起改變世界

社會企業 創造共好未來的新力量

2016-10-01
文/賴菘偉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以資本主義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模式,為全球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但同時也造成了貧富不均、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過去,依賴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這三大支柱,推動社會進步,但漸漸發現這三個部門都有其侷限,促使「社會企業」崛起,以創新思維帶來改變的契機。

「社會企業」近年來在全球掀起浪潮,主因是隨著公民意識的崛起,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城鄉差距、貧富不均、銀髮照護等,開始受到重視與探討,許多人紛紛投入相關領域,試圖找出創新、永續的方式來突破現況,社會企業使兼顧社會與經濟效益的營運模式變成新的可能。

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

到底什麼是「社會企業」?廣義來說,指的是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有明確的社會使命與目標,同時兼具經營能力與社會效益,例如提供環保的商品或服務、增加弱勢就業機會等,其型態可以是營利公司或非營利組織,並將主要利潤繼續投入解決社會問題,而非分配給出資人或股東,重視對社會及環境的責任,以求創造最大的社會價值。

然而社會企業仍是個新興領域,具體定義仍在調整變動中,但其創造社會利益與社會共好的精神,驅動社會正義與公平的熱情,仍會是社會企業存在的核心價值。

▲社會企業與非政府組織、傳統企業的差異 

窮人銀行 社會企業概念先驅

197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孟加拉成立提供窮人小額貸款的格拉明銀行(Grameen Bank),試圖翻轉貧困所造成的惡性循環,至今已提供超過50億美元的貸款,此創新的微型貸款模式也成為社會企業概念的先驅,尤努斯也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而70年代,正逢歐洲福利系統因經濟持續衰退而逐漸崩潰,政府開始將許多公共服務外包,到了80與90年代間,一種強調利害關係人、經濟與社會目標並重的新型態組織「社會企業」開始萌芽。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70年代末期,也因財政赤字調整社會福利預算,造成許多非營利組織必須另闢財源,而「市場」成為他們的解方,開始透過收費與商業活動來獲取資金,為求財政永續、自給自足而逐漸轉型。

全球社會企業蓬勃發展

發展至今,社會企業已在許多國家如雨後春筍般展開,以發展歷史最悠久的英國為例,現在已有超過7萬家社會企業,僱用了將近100萬人,對英國的經濟貢獻將近200億英鎊,約占1.5%的GDP。隨著政府與民間的積極參與,社會企業生態圈中的各種支持角色也愈發完整,例如教育推廣、能力建置、財務支持等,都有相當多人才、資金的投入,也為社會企業的發展注入更多活水。

台灣在社會企業概念尚未被引進之前,就已有一些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用不同方式解決社會問題,例如「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幫助身障者就業、「里仁公司」販售有機健康食品及推廣有機農業等。

台灣社企近年來除了友善農業環境及促進弱勢就業兩大議題外,關注社區發展、公平貿易、銀髮等議題的社企也逐漸增加,2014年政府宣布為台灣的「社企元年」,台灣的社會企業進入「成長期」,社會創業成為新一波公民運動,展現蓬勃生機。

面對愈來愈多元的社會需求與問題,社會企業在各個領域都開始萌芽成長、生態圈逐漸成型,期待未來社會企業能喚起更多人共同參與,一起創造一個共好、共善的新世界。

資本社會所帶來的貧富不均、環境污染或食品安全的議題,政府、現有商業模式無法解決,如何用商業力量改變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便應運生

▲資本社會所帶來的貧富不均、環境污染或食品安全的議題,政府、現有商業模式無法解決,如何用商業力量改變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便應運生。

 ◎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季刊No.43, P.4~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