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專題文章

綠色保育物種篇

蟲鳥入境美如畫 走進農田裡的生態樂園

2020-09-15

文/王心慈    攝影/黃基峰 
圖片提供/林哲安、廖德裕、梁美智、林泳浤、古昌弘

人們為了生產糧食,影響了原本生活於田間的動物與昆蟲,使得物種愈見稀少。綠保農友們打造生態平衡的宜居環境,無論是保育類動物、稀有、指標或紀念性物種皆能住得安心、覓食無虞。

保育類動物

藏身於田間草叢中的董雞,其實不容易被發現(圖片提供:林哲安)

一切都是為了鳥 董雞與田董米

8月中旬,緊鄰蘭陽溪的宜蘭縣壯圍鄉,一期稻早已收割完,田區裡田菁綠油油一片,不久後將翻耕當作綠肥。其中,有幾塊田區不見田菁,但見東一坨爛泥、西一窪小水池,有些地方還灑上米糠,不時可見白腹秧雞、棕背伯勞飛過田間的身影。

「這裡是宜蘭賞鳥的重鎮,也是我最早發現董雞的地方。」林哲安今年底才滿 30歲,卻已經擁有20年的賞鳥年資。在一次例行性賞鳥中,他在壯圍的新南社區發現難得一見的珍稀鳥種、秧雞科鳥類——董雞,老一輩的農民稱牠為「田董」。董雞曾經是鄉間田野常見的鳥類,卻因為農藥使用、環境破壞等問題,數量日漸減少,並於2019年名列第三級保育類物動物。

做屏障和生態池  讓鳥類好棲息

▲在田區周圍種植芭蕉等綠籬,讓鳥有地方躲蔽、棲息。

隨著愈來愈多建物蓋在農地上,造成土地破碎化,以及過度開發使得鳥類棲地遭到破壞,讓愛鳥成癡的林哲安,願意為了保護鳥類的棲地,而開始加入友善耕作的綠色行列。恰好最早發現董雞的田區主人官耀金也十分贊同他的理念,出借2.3甲的農地,讓他作為保護鳥類棲息地的起點。

為了讓董雞、乃至於所有鳥類安居,林哲安在靠近馬路的田區邊種上一整排芭蕉樹。「鳥很怕人和車,芭蕉樹可以把路遮住,讓鳥安心躲在樹林裡。」但有些田區位置不適合種植芭蕉,他就改種野薑花或白鶴靈芝草讓鳥兒有地方躲蔽。

「賞鳥人跟農人對氣候變遷非常有感,」林哲安說,以往冬天賞鳥得全副武裝保暖,近年來冬天只需穿短袖上衣。為因應這種暖冬烈夏的氣候,他在田區挖了一公尺深的生態溝,將灌溉溝渠的水引入,保持終年有水的狀態,讓魚蝦蟹螺進駐,使得鳥類即使在休耕期也可以隨時取用、繁殖。此外,稻田收割後不翻田,再生稻不僅可供鳥類躲藏,結穗的稻子也剛好讓牠們食用。

以田董米為號召  邀請消費者共同護鳥

「很多人以為只要不用農藥、化肥,動物就會變多,這是錯誤的。」他說,因為鳥需要視覺上的掩蔽,如果田區沒有草可供掩蔽,鳥就不會來棲息。田區環境,要視保育的物種習性來調整。

此外,他也實際收購稻米、說服他田區周邊農友改以友善耕作。自產自銷的方式,嚴格控管每個生產環節,藉由推廣「新南田董米」,為新南社區的水稻田及保育董雞等鳥類發聲,盼望更多人吃到好吃且健康的米,起而支持綠色保育。

▲愛鳥成癡的林哲安,在田區挖了一公尺深的生態溝,保持終年有水的狀態,使得鳥類在休耕期間也能取用。

從1人到成立4人團隊,守護的田區也從一開始的2.3甲,到目前有8甲友善田區。除了農事,林哲安也跟團隊夥伴成立調查小組,透過田間攝影機、氣象觀測儀,進行鳥類與氣候觀察記錄。

5年半來,他們記錄了超過180種鳥類,其中又以白腹秧雞、紅冠水雞、棕背伯勞,以及鷸、鴴科最常見,「環境好了,受惠最多的是留鳥,但冬候鳥就比較難看到效果。」他說,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候鳥南下遷徙路徑上的棲地被破壞等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冬候鳥在飛行途中就因為氣候惡劣或沒有食物吃而死亡,很難掌握保育的數量。

擁有理科背景的林哲安,以保育董雞的契機成為青農。如今已經擁有自耕地的他說,未來還要持續說服整個社區一起推動,一步步擴大友善水稻田的面積。讓支持田董米的消費者,關注到田間生態與保育動物間的美好關係,和他們一起為保育鳥類努力。

稀有物種

▲瀕危(NEN)的淡水魚類--菊池氏細鯽。(圖片提供:廖德裕)

悠游水稻田的菊池氏細鯽

同樣是水稻田,花蓮卓溪鄉南安部落生態守護的對象是菊池氏細鯽。農友林泳浤表示,菊池氏細鯽是他童年時溪中常見的魚種,但隨著棲地開墾、化肥、農藥使用而逐漸消逝,幾乎不見蹤影,在林務局特生中心2017年出版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中,被列為國家瀕危(NEN)淡水魚類。直到2013年,部落族人改採有機耕作後,田區開始出現菊池氏細鯽閃電般竄來竄去的身影。

因為南安部落族人的用心,有機水稻田形成了生產型濕地,「菊池氏細鯽喜歡緩流水域,所以水稻田很適合。」林泳浤表示,菊池氏細鯽會吃田區的浮游生物,可以平衡水田的生態健康,糞便則可做為自然養分,也引來昆蟲及鳥類等覓食,成為友善生物棲地。

為了幫菊池氏細鯽打造棲地,他與族人分別在十個田區以生態工法打造生態池,確保稻子收割後菊池氏細鯽還有地方生存;此外,農友也聯合捐地,並聯手以手工打造一條生態廊道與小土溝用來蓄水,讓生態嬌客在枯水期也能自在棲息。

▲南安部落因為復育菊池氏細鯽,讓有機水稻田的生態更趨完善。(圖片提供:黃基峰)

「從一開始只有4個人參與、3甲多的地,到現在有13人、20幾甲地,南安基本上算是光復了。」林泳浤開心地說,2015年,特生中心在南安做菊池氏細鯽調查時,僅有400~700尾。現在只要在豐水期,就能看見上萬隻菊池氏細鯽在田區悠游。更大的驚喜是,當棲地環境愈來愈好,其他的物種也紛紛出現了。現在田區經常可看到白鷺鷥、水鴨、食蟹獴、棕簑貓,真是熱鬧。

紀念性物種 

▲百步蛇不僅是魯凱族的文化象徵,因居於生態鏈頂端,若能在田間生存,代表田間的生態平衡。(圖片提供:古昌弘)

守護族群文化的象徵  百步蛇

一般人提起蛇總是退避三舍,但對魯凱族人來說,百步蛇卻是祖靈與山神的化身,在族群文化上具有特殊意義,正是綠色保育紀念性物種的意涵。在台東縣卑南鄉種植香椿的古昌弘表示,屬於高階物種的百步蛇居於生態鏈頂端,必須在生態系統平衡、食物鏈完整,擁有充足的食物才能生存,因此以此來作為田區保育的代表。

香椿這種植物通常用來保健,所以古昌弘完全不使用農藥或化肥,並以人工除草,加上頭目養生香椿農場位於山谷,鄰近山邊沒有鄰田汙染的問題,動植物的生態維持得很好,穿山甲、山羌、山豬、藍鵲、大冠鷲等都很常見,百步蛇也不例外。

▲頭目養生香椿農場(圖片提供:古昌弘)

「蛇是靜態的獵食者」古昌弘表示,棲地最好是森林、有長草區可供躲藏,因此他在非採收期,儘量不進入田區,以免打擾百步蛇棲息。此外,他也在田區闢建生態池,以維持穩定的水源,讓蛙類等生物來產卵,吸引蛇來覓食,維持食物鏈平衡。也會透過農事體驗,向參加者傳遞保育物種的理念,並教導如何與蛇相處。「其實,不需要刻意營造,只要不破壞,就是最好的保育。」

指標性物種

▲橙瓢蟲(圖片提供:梁美智)

水稻田健康  橙瓢蟲與長腳蛛掛保證

2012年,花蓮農業改良場與銀川農場合作,針對有機田區的生物多樣性進行研究,發現有機田區的長腳蛛、橙瓢蟲數量是慣行田區的兩倍。銀川創辦人賴兆炫、梁美智夫妻說服7位農民共同營造適合長腳蛛與橙瓢蟲的棲地環境,經過兩年多研究,確認兩者對於水稻田的棲地環境具有指標性意義,研究論文還登上國際農業研究期刊。

▲長腳蛛(圖片提供:梁美智)

梁美智表示,橙瓢蟲與長腳蛛是對環境非常敏感的物種,就連有機耕作常見的資材如蘇力菌、苦楝油、苦茶粕都不能使用,「因為還是有驅趕作用。」為了讓這兩種指標性嬌客安居,農友不僅在田埂廣為植草、挖生態池,讓橙瓢蟲與長腳蛛即便在稻子收割後還有地方可棲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橙瓢蟲進而一起來保育,銀川還找專人繪製出版《橙瓢蟲找新家》繪本。

▲水稻田裡若可見長腳蛛和橙瓢蟲,代表田間生態環境良好。(圖片提供:梁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