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專題文章

不只做好油 更要復興本土油茶產業

種出想要的未來 本土印加果油/山茶花籽油

2023-02-15

圖 : 里仁/陽光基金會 文 : 里仁

撈起冒著熱煙的白麵線,淋上幾匙苦茶油拌勻,茶油麵線是許多台灣人對苦茶油的記憶。有「東方橄欖油」美譽的苦茶油,隨著油茶產業的轉型,進口原料的競爭,本土的茶油在整個油茶產業成了少數。要如何復興本土油茶產業?


深耕40年本土茶油廠

金椿茶油工坊第二代陳有倫,從小跟著父母到全台灣各地收購油茶籽,來製作苦茶油。1980年代台灣油茶樹的栽種面積估計達到3000公頃,但隨著農業的轉型和進口原料的競爭,台灣油茶樹的面積逐年減少。油茶樹不是被砍掉轉作高經濟作物就是被棄耕,至1997年僅剩629.3公頃。陳有倫與父親對於台灣油茶樹的減少很憂心,陳有倫認為油茶樹是油茶產業的基礎,如果連基礎都沒有這個產業就不會有未來。

為了留下油茶樹陳有倫提高油茶籽的收購價格,要求友善耕作來種植油茶樹。陳有倫的父親甚至買下五甲山林地,來復育台灣本土油茶樹,要把珍貴的山茶樹根留台灣。

從產地到餐桌的堅持

陳有倫認識了里仁後在理念契合的情況下,陳有倫花了兩年的時間擴建廠房,親自設計訂製製油設備,打造標準化製程,確保茶油的品質。為了讓一年一收的油茶籽保持新鮮,不惜增加四到五倍的成本建置大型冷凍庫以零下18度來保存原料。

但陳有倫的堅持不只在油廠本身,對於原料的也相當要求。他希望農友不灑農藥、不使用化學肥料來種植油茶樹。剔除原料中空心的、受潮的、裂果的,確保油茶籽的品質。陳有倫說:「要製作一瓶好油的是包含農友、製油廠、銷售端與消費者。農友提供優質的原料、油廠提供各階段的把關,配合里仁的檢驗,接單才壓榨確保油品新鮮,和里仁合辦講座活動,教育消費者正確用油...。」

共同支持「檳榔廢園轉作」計畫
農委會從2014年起推動「檳榔廢園轉作」轉作油茶等相關政策,又有陽光基金會積極推廣。為了鼓勵農友轉作,八個月就能有收成的印加果也是轉作的項目之一。要能夠持續推動「檳榔廢園轉作」陳有倫不只契作收購廢園轉作作物,更挑戰從沒接觸過的印加果加工,為了種出想要的未來而努力。里仁也以穩定訂單的支持陳有倫,讓金椿可以長期契作山茶樹和印加果樹,陪農友度過轉作的困難。

▲陽光基金會提供

復興本土油茶產業
本土印加果油成為台灣油茶產業復興的助力,油茶在台灣超過百年歷史,興衰的起伏中有許多關心在地的人默默的在努力,復興本土油茶產業是一場長期的農業革命運動。如果支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更多檳榔園就可以轉身成為守護土地的油茶園!


為了支持本土油茶產業的理想,你願意多走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