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福智文化宗義寶鬘
常溫配送

福智文化宗義寶鬘

讓每一顆希求解脫的心,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讓每一步聞思法義的路,都走得安穩踏實。

 


信用卡支付 / ATM轉帳 / 貨到付款($30) 宅配 / 7-11取貨($60)
售價 $360
會員價 $324


加入購物車

本書特色:

1.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五大論譯叢‧現觀系列」第二部漢譯經典,是學習《現觀莊嚴論》之前行論著。

2.收錄兩本論著:二世妙音笑・寶無畏王大師所造《宗義建立.寶鬘論》,是哲蚌寺果芒僧院、拉卜楞寺等各大寺院主要之「宗義」教典。以及三世貢唐・寶教法炬大師合著的《四部宗義承許方式等各類問答言教甘露滴鬘》,深入剖析四部宗義之差別。

《宗義寶鬘》一書結構嚴密、條理清晰、精簡易明,是各學派公認研習四部宗義最佳的入門經典。

內容簡介:

四部宗義的總綱 猶如一道階梯

導引眾生悟入清淨無我之正見

讓每一顆希求解脫的心,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讓每一步聞思法義的路,都走得安穩踏實

 

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提到:如同醫生對於不同的病人給予各類的醫藥一般,佛陀對於各種根機的眾生,也會隨著他們的根器而說別別的法。

偉大的佛陀,於兩千五百年前現正等正覺,經梵釋四王勸請,廣轉三轉法輪。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時代,佛陀以無我的空性見,驚破群迷。萬類有情,得以超脫輪迴的束縛。

佛滅度後,大小二乘祖師輩出,依據三轉法輪不同的密意,而開顯四部宗義,從毗婆沙宗到大乘中觀,看似不同,卻恰似階梯,導引眾生去向空正見,究竟涅槃。

透由深入學習四部宗義,我們將能更加體會佛陀說法的慈悲與智慧,適應有情能夠接受的次第,而開示不同的承許方式。讓每一顆希求解脫的心,都在

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一步聞思法義的道路,都走得安穩踏實,最終抵達究竟的彼岸。

本書收錄的第一本論著是《宗義建立・寶鬘論》,為二世妙音笑・寶無畏王大師應弟子勸請所造之著作。

此論分為兩部份,最初先認清何者為錯誤之見解,故先介紹數論外道等印度主要的六大外道宗之主張,透由知曉常見和斷見等惡見,方能正確安立自宗。

接著為本論最主要的部份:開顯佛教之四部宗義,從小乘毗婆沙宗、經部宗,到大乘唯識宗和中觀宗。從最初的四法印,抉擇粗細無我,直到最為殊勝之中觀正見。作者以無垢的正理,明辨各派之差別,令後世弟子易於了達內外道宗義。

本論為各大學派學習四部宗義總綱的入門教典,如同一道階梯,引導我們循序漸進悟入清淨無我正見之方便。如論中跋文所說:「勤研此理所生的善行,就連明月的光輝也能映奪。願將一切眾生救出惡見深淵,以正道令其永得蘇息!」

本書收錄的第二本論著,則是《四部宗義承許方式等各類問答親訓甘露滴鬘》,作者為三世貢唐・寶教法炬大師。

書中主要是以問答體的方式呈現,內容含攝面極廣,包括了四部宗義的承許等諸多要義,尤其對經論中的難題給出了精闢的解釋。譬如大師在抉擇四部宗義之時,剖析個別宗義對於一段經文之不同解讀,與互相辯論之思路,極為精彩。

貢唐大師為歷來諸多善知識所讚揚的智者,有「貢唐文殊」之美譽,在此書中,學習者對於諸多疑惑定能釋然,同時獲得極大的加持。

作者簡介:

二世妙音笑・寶無畏王大師(ཀུན་མཁྱེན་དཀོན་མཆོག་འཇིགས་མེད་དབང་པོ・1728-1791)

第一世妙音笑.語王精進大師之轉世。出生於安多,7歲時,東科仁波切為其賜名果拉,由舅父進行語文啓蒙教育,皆能無礙通達。16歲進入拉卜楞寺,依語王持教為師,並與眾多格西一同聞習五大論。22歲從章嘉若必多傑受比丘戒,賜名「寶無畏王智慧精進名稱軍」。25歲前往衛藏,進入哲蚌寺果芒僧院,依善慧增盛為師,並親近七世嘉瓦仁波切、六世班禪大師、語王慈氏仁波切等大善知識。在八年之中,斷除內外粗細散亂,不顧冷熱飢渴,刻苦勤學,將五大論各自原文與印藏釋論及辨析善加匯通,以細緻的觀察進行許多駁難及決疑,因而無餘了達詞義。32歲,在衛藏完成聞習顯密教法等一切心願後,為了利益安多地區的教法及眾生,踏上歸途。34歲於拉卜楞寺創辦木刻出版事業。36歲及38歲,分別擔任佑寧寺與塔爾寺寺主。45歲起的十二年間,走遍安多南北各地,令僧團及顯密的講修遍弘增廣。55歲完成金剛鬘與米札百法之壇城唐卡。57歲於拉卜楞寺建立時輪僧院及醫學院。58歲再赴衛藏,復興衰微的法脈,並專注聽聞許多過去未聞之法。60歲重返拉卜楞寺大轉法輪。61歲建立金殿彌勒大

佛。62歲任夏瓊寺法台。此師畢生以講說、辯論、著述及戒定慧三學等講修雙運的方式,於各地弘揚聖教心要,修建彌勒大佛及大經堂,編印經典逾上萬冊,對教法及眾生貢獻極大。其文集共有十函。主要弟子有隆多成就自在、土觀法日、貢唐寶教法炬、阿莽班智達等。

 

三世貢唐・寶教法炬大師(གུང་ཐང་དཀོན་མཆོག་བསྟན་པའི་སྒྲོན་མེ・1762-1823)

第二世貢唐・語王教法幢大師之轉世。生於安多。幼年蒙二世妙音笑大師賜名「怙主堅壽」,繼而認證為第三世貢唐大師。7歲時被迎入拉卜楞寺,從妙音笑大師出家、受沙彌戒,賜名「寶教法炬」。12歲開始學習《攝類學》等因明相關論著。依妙音笑大師聽受《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大威德金剛灌頂等顯密法類。17歲赴拉薩求法,於三大寺與札什倫布寺等各寺供僧。從六世班禪大師、永津・智幢大師、隆多成就自在仁波切等大善知識座前聽受《噶當十六明點》、律學等教法。入哲蚌寺果芒僧院,依善緣悉地大師精進聞思《現觀》、《中觀》等諸大教典。21歲從八世嘉瓦仁波切受比丘戒。25歲於祈願法會,以無垢教理立宗答辯,廣受智者讚譽,榮獲哈朗巴格西學位。在拉薩求學期間,以清淨的律儀為基礎,勤勉地向與本尊無二的上師祈求、多門淨罪積資、廣閱諸大經論,因而徹底通達所有經論的奧義。為弘聖教、廣利群生,隨妙音笑大師返回安多,途中又從妙音笑大師聽受《薩迦金法》、《菩提道次第略論》等法類。之後數年之間,於僻靜處,杜絕諸多散亂因緣,專修道次第和生圓二次第而獲證悟,得以親見本尊。31歲擔任拉卜楞寺第二十一任法台,重整寺院原有的規章制度,為振興聞思風氣,甚至親自為僧眾講解《攝類學》。35歲兼任佑寧寺法台。42歲開始啟建見者解脫寶塔(又名:貢唐寶塔),45歲時寶塔落成並為其開光。於安多地區的多所寺院,廣興講筵,不遺餘力地宣講正法,尤其致力於整頓學風、訂立完整的修學制度,令聞思的風氣日漸增盛。此師博通經論,一生著述眾多,特以深刻精僻的見地,解釋第一世妙音笑大師的密意,所著《現觀辨析第一品箋註》、《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箋註》等,皆為後代果芒學派僧眾的依據。另著有《具義讚》、《二世妙音笑大師傳》及關於聲明、修辭學、繪畫佛像等諸多論典。主要弟子有三世妙音笑大師、二世嘉堪布、阿莽班智達等多位高僧。

 

譯者簡介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成立於2013年年底。創辦人真如老師為弘揚清淨傳承教法,匯聚福智僧團中修學五大論顯乘法要之學僧,制定譯場制度,對藏傳佛典進行全面性的漢譯與校註。

本書由釋如法擔任主譯、釋性忠擔任主校、釋性浩擔任審義,組織譯場進行翻譯,對勘藏文異本,註解深難法相,考據經典出處,經反覆會校而成定稿。

目錄

《宗義寶鬘》譯場成員名單

五大論譯叢總序

編輯凡例

校勘體例說明

目錄

宗義寶鬘暨宗義問答合刊譯序

《宗義建立.寶鬘論》

第一章 皈敬與總說

第二章 概要說明外道宗義的論述

第三章 總體說明自部論述

第四章 毗婆沙宗義的論述

第五章 經部宗義的論述

第六章 唯識宗義的論述

第七章 中觀自續師的論述

第八章 解說應成派

第九章 文末祈願及後跋

《四部宗義承許方式等各類問答言教甘露滴鬘》

附錄ㄧ 《宗義寶鬘》校勘表

附錄二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簡介與榮董名單

內容試閱

 

五大論譯叢總序(節錄)

佛典浩瀚深邃,其智慧與慈悲千百年來穿越歷史,凝眸當代。為生命者,無不希望除苦,無不希望得到快樂,而除苦引樂之方便,雖多如牛毛,細不可數,然立足於解決眾生因無明障蔽而產生的生死之痛,指出所有痛苦皆可除,所有快樂皆可得者,唯佛陀爾。

最徹底無餘地去除痛苦之法,所有的快樂皆能修成之法,即是三藏要義,為法寶。以佛為師,依其教法而修學,浩浩然千古不變,高僧大德輩出於世,燦如日月,美如星河,抒寫出人類對於幸福追求的頌歌,千經萬論,如金鼓鳴響史冊,法音流轉,三千驚嘆,群蒙得潤。

佛陀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發菩提心,三大阿僧衹劫積聚資糧,終成正覺,其間四十九載宣說法要孜孜不倦。佛法弘傳至今兩千餘年,漫長歲月中,無量有情依仰著佛陀宣說的教法,而得到從人天善果到不可思議成就的種種饒益。因此寂天佛子說:「療苦唯一藥,眾樂出生處,聖教願恆住,受供養承事。」至尊法王宗喀巴大師也曾說過:「世尊事業中,語事為最勝。又復因於此,智者隨念佛。」佛陀的教法,實是欲解脫者唯一舟航,是欲竭生死海者殷殷渴盼的無死甘露,是這個世上最為珍貴稀有的無價寶藏。

為導眾生,世尊示現十二事業,成道之後,由於所化機根性不同,宣說了八萬四千法蘊。而八萬四千法蘊又可以攝入三轉法輪之中。初轉法輪有《法輪經》等,以小乘行者為主要所化機,而宣說四諦等等的內涵;中轉法輪有《大般若經》等,以大乘中觀師為主要所化機,宣說諸法無相的內涵;後轉有《解深密經》等,以大乘唯識師為主要所化機,宣說了三無自性性等的內涵。世尊般涅槃之後,阿難、鄔波離、大迦葉尊者,分別結集世尊的語教經律論三藏,一代釋迦教法,於焉集成而傳於世。

三藏雖傳,然而後世學人,如何從浩瀚的佛語當中,抉擇出一條所有補特伽羅都必經的成就之路?佛陀所說的法要,如何化為行持的準則?佛法當中的猶如金剛鑽石般璀燦的核心見地——無我空見,其正確的闡述為何?如何闡述?次第為何?三藏當中所說的種種法相,其嚴密的定義為何?佛法當中種種的立宗,應當以怎樣的理路去研習、證成?後世歷代教法傳持者,雖隨著眾生的根機,分別形成了有部、經部的小乘論宗,及中觀、唯識的大乘論宗,然而無不遵循著這些重要的議題,深入地探討佛語而製疏造論。龍樹菩薩、聖天菩薩、馬鳴菩薩、清辨論師、佛護論師、月稱論師、月官論師、獅子賢論師、觀音禁論師、寂天佛子、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安慧論師、功德光論師、釋迦光論師、聖解脫軍、陳那菩薩、法稱論師、天王慧論師、釋迦慧論師等等,這些祖師們留與後人的論著,為我等學人開示佛語的密意,指示趣入三藏的光明坦途,為探索三藏要義者前路的燈塔、頭頂的星辰。因此諸大論師們被譽為開大車軌師,或持大車軌師、贍洲莊嚴,成為難以數計的學人隨學的光輝典範。

當印度的正法如日中天之時,遠在漢地的高僧,為了探尋佛法的真義,而前往西域者,不知凡幾。如五世紀初的法顯大師、法勇大師,七世紀的玄奘大師、義淨大師等,或走陸路,翻越雪山臥冰而寢,攀爬數日無處立足的峭壁,不顧生命,勇悍穿行千里無人的沙漠。或走海路,相約同志數十人共行,臨將登船,餘人皆退,唯己一人奮勵孤行。古來的求法高僧,以寧向西行一步死,不向東土半步生的毅志,終將三藏傳譯漢土。而藏地自七世紀以來數百年間,諸如吞彌桑布札、惹譯師、瑪爾巴譯師、寶賢譯師、善慧譯師,也都是冒著熱病瘴毒,將生死置之度外,前往印度求法。於是才將三藏經續及諸大論師的論著,大量傳譯至藏地。由於先輩譯師們追求正法的偉大行誼,佛陀的教法,才能廣佈於遙遠的國度,而形成如今的北傳、藏傳佛教。

時遷物移,印度佛法至十二世紀令人痛心地消失殆盡。如今,保留著最完整的印度祖師佛法論著的語系,已不是印度本土的梵文,也不是巴利語系,而是藏語。藏族譯師,經過近千年的努力,譯出的印度祖師論著多達三千多部,約二百函。不計禮讚部及怛特羅部,也有近七百部。藏族譯師,不僅譯出了大量的印度祖師論著,諸大教派各成體系,對於這些論藏做了深入地研習。其中顯教法相的部份,以噶當、薩迦二派諸師為主要傳持者。至十四世紀,宗喀巴大師降世,廣學經論注疏,結集各派之長,為諸大論典作了詳明的註解,尤就其甚深難解之處,清晰闡釋,為學人奉為頂嚴。其高足賈曹傑、克主傑、根敦主巴,也依著宗喀巴大師之說,而造論著述,為格魯派後學奉為準繩。宗喀巴大師創建甘丹寺祖庭之後,至第三代法台克主傑大師,始創建法相學院,漸漸在諸大論著之中,確立《釋量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俱舍論》、《戒論》為主軸,從而含攝其餘眾論的學習體系。其後三大寺中各學派的論主—色拉杰尊巴、班禪福稱、袞千妙音笑等,又依宗喀巴大師父子的著作,再造五部大論的著釋,而形成三大學派。至五世勝王時期,成立正式的五部大論格魯大考的哈朗巴格西考核制度,五部大論的研習制度,從此完備,延續興盛了數百年,並且擴及四川、青海、甘肅、雲南、拉達克、內蒙、外蒙等區域。涵蓋了這麼廣大的地區,經歷了這麼多的世代,五部大論的修學體系,令人驚歎地成為這世界上最為完備的佛法修學體系。 

宗義寶鬘暨宗義問答合刊譯序(節錄)

大乘佛法的內涵,固然博大精深,但是其中的綱要、核心,主幹,可以「悲、智」二者來含括。悲心,含括了意樂方面的修持,一位行者,唯有具足了圓滿的大悲心,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才可能有足夠的動機,不為一己的解脫而修學正法,而是為了所有的有情,都能達到最究竟的離苦得樂,因此不顧時劫的曠遠,不計行道的艱難,不著解脫的安樂,一味地追求最高的境界,不到目標,千生萬死也不停下步伐。

然而具有圓滿的大悲心,雖然有足夠的動機去尋求一切眾生解脫之道,但是僅此仍然無法解決自他生死的問題。一切眾生輪轉生死,以及領受苦果的根源,來自於無明──對於事物顛倒的執取認知,因此真正解決所有痛苦的源頭也就是智慧。此如龍樹菩薩所說的:

「慧為見不見,一切功德本,為辦此二故,應當攝受慧。

明是求法義,及大解脫本,故應先敬持,大般若佛母。」

正因如此,希求救度一切眾生的菩薩,最終會踏上尋求智慧的道路。

智慧,是分辨抉擇諸法的心識,諸法無盡,探索諸法的智慧也必然無盡。然而若以大綱來統攝的話,就如《中論》所說的: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即如論中所說,最終能令自他眾生解脫的方便只有一條路:現證諸法性空的智慧,這也就是諸大經論當中所說的無二解脫門。而要了解勝義諦──空性,又必須依著對於世俗諸法的了解。世俗諦與勝義諦二者就如事物的一體兩面,勝義諦──無我性空,是事物最為究竟的本質;世俗諦是事物表面上顯現出來的樣貌,兩者的面向雖然迥異,卻是同一體性的。正因為二諦是一體兩面的,因此在二諦上面,只要有一者的安立方式是不正確的,另一者的安立方式也就必然是不正確的。知道如何正確地了解二諦,就是獲得解脫的根本。因此,諸大論師在智慧之學上,無不務於如何正確地理解二諦。而各派對於二諦的認知、分判、修持的學說,即是各宗的宗義之學。

佛陀雖然確認二諦是最主要需認知的內涵,然而因應不同根機所能接受的程度,佛陀在不同的經典當中,說出了不同層次的二諦之說。對於二諦的安立方式,就如同對於一個目標精準校對的過程,一旦有所過與不及,就會落入斷邊與常邊──把一些存在的事物當成是不存在的、把一些不存在的事物當作是存在的。佛陀依照不同的根器,所說出的二諦之說,基本上可以分成婆沙、經部、唯識、中觀四大宗義,後世隨學佛陀的宗義論師,也依著佛陀在不同的經典中所說的二諦之說,開展出現今所知的四部宗義。

四部宗義對於二諦,都依據自己所本的經典而提出了各自的解釋方式,並且認為其他的宗義都未達到中道,而落入了常斷二邊,唯有自己的宗義才符合中道,與事實相吻。每一部宗義背後都有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每個宗義之間都曾有過非常漫長的辯論過程。在印度佛教各宗弘傳的階段,四部宗義孰高孰低、孰是孰非並沒有一定的定論,即便在大乘弘傳的中心──那爛陀寺,對於中觀唯識兩大體系的高低優劣,也沒有共識的定論,而這一局面,在藏地卻有了改觀。

藏地經過噶當、薩迦、夏魯、格魯等諸派歷代祖師的深研著述講習,四部宗義的論述也越趨成熟。格魯派的開宗祖師宗喀巴大師,對於中觀應成、自續、唯識諸宗,各自承許的界限何在、各自的差別為何,在《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論廣釋》、《意與賴耶難處廣釋》等都作了非常精闢的闡述,令各宗宗見不再隱晦、相互混淆。雖然宗喀巴大師沒有專門針對宗義的論著,但是格魯各大學派都有依宗喀巴大師論述而編撰的宗義專著。舉凡色拉傑尊巴、班禪福稱大師、果芒妙音笑大師、色拉昧名稱講修大師、克主教興大師等,都有教本級的宗義專著傳世。此外,果芒學派的祖師在宗義方面也有不少大篇幅的宗義專著。如妙音笑大師的《宗義廣論》、章嘉活佛的《章嘉宗義》、土觀活佛的《土觀宗義》、貝丹法王的《宗義廣論註》,這些都是宗義論著中的鉅作。而此次翻譯的二世妙音笑大師所著《宗義寶鬘》,則是略本宗義中最為著名的一部。相較於一世妙音笑大師凡有著述必卷帙浩繁,二世妙音笑大師的著作風格,則是將博大精深的論義攝為精簡易明的教本。因此《宗義寶鬘》一書,已然是諸宗義書中,最多初學者研習宗義的入門教本了。

本書除了《宗義寶鬘》之外,還收錄了三世貢唐・寶教法炬大師所著的《宗義問答》。此書對於深刻理解四部宗義之間,究竟為何有此高低之分的理由,有著莫大的幫助。四部宗義除了對於空性所破的廣狹方面,有著漸進式的區分,在世俗諦的闡釋上,也有著各種不同的說法。諸如是否有外境?是否有自證分?是否有一切智智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歸根究底,都與其空見有著對應的關聯。我們表面上能數出四部宗義的高低序列,但實際上要說出下部宗義每一個說法為何為下,上部宗義的每一個說法為何為上,其實是不了了之的。甚至,下下宗派有些說法會與中間的宗派相左,卻與上上宗派相同,是否可據此就說下下宗派總體而言劣於中間的宗派,但個別有些說法優於中間的宗派呢?貢唐大師在本文中對此詳加剖析。

欲趣無上正等菩提,求正解脫者,必定要經過尋求空見、樹立二諦的過程。甚者,但凡想要明了真理之人,也都必定要探索事物存在的方式與究竟的本質。在智慧之學、宗義之學上,龍樹、聖天、佛護、靜命、清辯、月稱、寂天、無著、世親、安慧、陳那、法稱、聖解脫軍、獅子賢、阿底峽、格魯父子三尊、三大學派論主等等,越是智力過人,成就登峰造極的祖師,對此學說用力越深。是知宗義之學,事關解脫慧命,絕非各派之間徒資爭議的學說而已。般若要義,即便可以一言以蔽,卻不意味著我們能藉數言盡知其奧。佛陀為明性空之義,不懼詞繁,道出浩浩六百卷大般若經,豈無來由?歷代祖師不吝其言反覆推論,寧以好辯而廣發玄談?上觀祖師行誼,下觀當今談空者的亂相,學者誠宜發心,續正法宗統,精勤聞思。

訂購書籍退貨需知:

1. 書籍進行退貨時,請務必保持原包裝方式及使用原箱退回。
2. 若未保持原包裝方式或未使用原箱退回,導致書籍有任何折損、磨損、污損或凹角,將不接受退貨,也不予以退費。
3. 不接受退貨之書籍,為敬重法寶故,里仁網購無法代為結緣處理等。 若需將書籍寄還給消費者,因而產生的運費100元/箱將由消費者負擔。

 

書名 : 宗義寶鬘

作者 : 造論/妙音笑・寶無畏王大師、貢唐・寶教法炬大師
         主譯/釋如法 主校/釋性忠 審義/釋性浩
         宗喀巴大師/造論
      
   真如/講述

出版社 : 福智文化出版社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18開)  平裝 / 192頁/平裝

出版地 : 台灣

  • 商品配送說明:
    1. 為了確保送達您手中的商品保持最佳品質,冷凍、冷藏、常溫商品將分開配送,因此運費也將分開計算。
    2. 運費說明:
      1. 常溫商品
        • 台灣本島訂單金額未滿750元,需支付運費100 元。
        • 外島地區訂單一律收取運費200 元。
      2. 冷凍商品:台灣本島訂單金額未滿999元,需支付運費100 元。(暫無離島寄送服務)
      3. 蔬菜箱:台灣本島訂單金額未滿699元,需支付運費100 元。(暫無離島寄送服務)
      4. 預購商品:將於商品到貨時個別出貨,其配送運費門檻將視商品為常溫或冷凍/冷藏計算(計算規格請見上述a,b,c)。
      5. 廠商出貨:
        • 台灣本島訂單金額未滿699元,需支付運費100元。
        • 外島地區訂單一律收取運費200元。
      6. 專案商品:依各專案商品之商品頁說明。
    3. 國外及大陸地區訂購,請詳見常見問題
    4. 少數商品不提供外島運送服務,詳見各商品頁之說明。

  • 鑑賞期商品說明:
    1. 若商品發生新品瑕疵,可申請更換新品,請參照常見問題
    2. 若您在鑑賞期間內欲退貨,請參照常見問題與下列「不適用鑑賞期商品」說明。
    3. 依消保法之規定提供該商品七天免費鑑賞期(含例假日)的服務,原則上若商品未經使用或被汙損(除商品瑕疵),一般皆可申請退換貨。

  • 不適用七天鑑賞期商品: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之商品、易於變質或損壞之商品、以及性質上無法或不適合退換之商品:如CD、VCD、DVD、電腦軟體,若產品瑕疵無法讀取僅接受原片換新。
    2. 衣飾鞋類-如T恤,如於送達後水洗或污損者。
    3. 健康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私人消耗性產品,一經拆封使用,恕無法退貨。
    4. 內衣褲個人衛生用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依據《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 恕無法退貨。
    5. 有標示不接受退貨的優惠商品與蔬菜箱,不接受退換,但若為商品本身或運送過程中所造成的瑕疵,則不在此限。

其他人都在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