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專題文章

你知道蜜蜂正在消失嗎?

2020-03-06

文/錢麗安 插畫/大鴉

你發現了嗎?我們周遭環境的蚊子變多了,但蜻蜓卻幾乎看不到蹤影。也常聽到今年暖冬果樹不開花,導致荔枝、龍眼產量驟減、價格高漲的新聞消息?這些,跟蜜蜂有什麼關係?

對多數人來說,害怕蜜蜂的人十之八九有被蜜蜂螫的不愉快經驗。印象好的,也多半是喜歡蜜蜂釀的甜美產物——蜂蜜。我們不知道的是,「蜜蜂」其實是延續人類生命及生態永續的重要推手。

根據統計,全世界有高達三分之一的農作物得仰賴蜜蜂來授粉。同時,蜜蜂也是整個自然界的重要環境指標物種。但這個勤勞的授粉小幫手,卻從20世紀末開始大量減少。在歐美不管是野蜂或人工飼養的蜜蜂,都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或離奇死亡。為此,各國政府無不卯足勁,想解開蜜蜂大量消失的謎團。

到底,蜜蜂的消失,對人類生活及整個生態界,會產生多大的影響?而做為蜜蜂授粉受益者的你我,可以做些什麼讓蜜蜂在安全環境下永續生存?

「蜜蜂為什麼消失?」是近二十年來國際間最受關注的生態議題。為此,各國科學家無不傾全力投入研究,想找出蜜蜂消失的原因。
為什麼蜜蜂的消失會引起全球重視?在你我的生活中,牠扮演了何種角色?

1994年,法國的蜂農首度發現蜜蜂出現大量不明原因的消失現象:負責採集的外勤工蜂突然消失,沒有飛回蜂巢。蜂巢中僅存蜂后、幼蟲與極少數的未成年內勤工蜂,蜂群的社會結構瓦解,整個蜂巢就這樣趨於凋零衰弱,導致蜂群崩壞,科學家將此現象稱做「蜂群崩潰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簡稱CCD)。

2006年起,美國研究人員展開長期觀測計畫,發現蜜蜂正以每年25%的速度快速減少。從美洲加拿大、巴西,到歐洲德國、荷蘭、希臘、義大利,甚至亞洲的印度、中國華南地區等都相繼出現CCD現象,不僅使得蜂農損失慘重,更讓各國憂心生態平衡將遭到破壞。

蜜蜂消失 間接影響人類生活

「蜜蜂在地球中最重要的角色不是為人類採蜜,而是為植物授粉。」曾任職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張世揚博士表示。根據統計,超過三成的人類食物來自開花植物,其中又有高達八~九成需要蜜蜂協助授粉。此外,許多植物也需仰賴蜜蜂授粉達到繁衍的目的。因此,蜂群的大量消失,不僅讓人類的生活大受影響,也會導致自然生態的失衡。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蜜蜂大量消失呢?「氣候變遷、環境汙染、天敵、農藥的使用,甚至電磁波都可能是原因。」張世揚說,其中又以農藥的使用和蜂蟹蟎的危害最大。

農藥是蜜蜂的頭號殺手  

「蜜蜂身上的農藥有兩個來源,一是蜜蜂採集帶回,另一個是蜂農為防治蜂蟹蟎所用的藥劑。」台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楊恩誠表示,為了解開蜜蜂消失之謎,他從2007年起率領研究團隊展開一系列實驗。針對被世界各國科學家高度懷疑與蜜蜂消失相關的農藥益達胺Imidacloprid(台灣年用量高達500公噸)展開實驗,終於在2014年成功解開謎團。

研究團隊發現益達胺中的類尼古丁成分,會使得工蜂在中毒後無法飛回蜂巢。即便工蜂勉力帶回食物,幼蟲只要吸入蜜中10ppb(parts per billion十億分之一濃度)低量類尼古丁成分,就會神經系統受損而喪失學習能力。日後羽化成蜂後不會採蜜,也會因迷航而無法回家,導致整個蜂群瓦解。這項發現讓台灣在2017年禁止益達胺等類尼古丁農藥,使用於荔枝與龍眼樹,以確保蜜蜂的生存環境不會遭到破壞。

張世揚表示「外寄生於蜜蜂身上的『蜂蟹蟎』,會吸食成蜂與幼蟲的體液,導致蜜蜂的發育異常,造成畸形或免疫力下降。過往有些蜂農為了防止蜜蜂染病,會用藥劑防治。但當受害嚴重時,也會導致蜂群滅亡。」

氣候異常 也是蜜蜂致命原因

此外,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氣候異常、全球暖化現象,使得植物開花期異常,甚至不開花。豪雨、乾旱等天災,也會讓蜜蜂的食物來源(蜜源)遭到破壞或短缺。人類對土地的過度使用、水資源遭到汙染、甚至電磁波等都可能是隱藏殺手。

蜜蜂的存亡,攸關地球生態的平衡。護蜂和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你我不能置身事外。在全球科學家努力尋找原因,亟思改善對策之外,營造蜜蜂安居樂業的環境,減緩蜜蜂消失的速度是刻不容緩的。

小辭典  類尼古丁成分農藥

會破壞昆蟲的神經系統,擾亂蜜蜂等花粉媒介昆蟲的記憶與導航功能,傷害蜜蜂繁殖與搜尋食物的能力,也威脅到生物多樣性和糧食生產。

◎ 原文刊登於里仁為美專刊 第58期 p4~p7